梁建球牧師

「我有一個夢想」(續)

還記得我曾經分享過,我們曾經召開一次特別祈禱會,為要讓一對會友夫婦的女兒從病患中得著醫治,從中引發我要為教會建立一個公禱聚會,這個故事還沒有完,神的手也在掌管。5月5日早上,我們再召集一次特別祈禱會,因這天從早上九時開始,這位小女孩就要面對一項非常重大的手術,為要徹底解決困擾多年的病。我們約好早上七時三十分返教會禱告,為要預先將這手術的一切過程交託神,十多位弟兄姊妹情詞逼切地求告神,結果還是非常感恩,手術經過了十一個小時後順利完成,據主診的醫學教授宣稱,是次手術非常成功,當然一切仍有待觀察,視乎小妹妹這幾天康復的情況;而她母親亦經歷了代禱的力量,在整個手術過程中都滿有平安,深信是上主所賜的力量。因此,我們教會全體都非常感謝神,因為祂應允了我們的禱告,為我們成就了奇妙的事。

我曾經向全會眾發出一份問卷,是關乎教會要建立公禱聚會的,後來我們收回問卷,分析後得出了以下的結果:

  1. 共收回問卷20份
  2. 表示希望教會有公禱會者20位 (100%)
  3. 表示參與聚會次數者—
    不方便參與 2 位 10%
    每月1次 8 位 40%
    每月2次 4 位 20%
    每月3次 1 位 5%
    全 部 5 位 25%
    * 每月平均出席次數為 1.95 次.
  4. 表示聚會最理想於那一個晚上—
    無表態 2 位 9.5%
    週 一 0 位 0%
    週 二 4 位 19%
    週 三 7 位 33%
    週 四 2 位 9.5%
    週 五 6 位 29%

根據以上結果,我們大概可以知道,有20位肢體表示希望教會有公禱會,若連4位全職同工則共有24位;而每月平均出席次數為1.95次,平均每週有10位肢體出席,若連4位全職同工則共有14位。當然禱告的力量不是靠人數,乃是靠神的應許和憐憫,但我們知道教會的禱告功夫若興旺,則整體事工亦必定更加蒙福,見證的力量更大。因此,我盼望能於六月間便推出這公禱聚會,這事其實教會領導層已經通過,現在只是要考慮在那一個晚上聚會,仍待最終決定。請弟兄姊妹密切留意教會的報導,亦預備時間及心志,定時返回神的殿親近上主,使生命更蒙受福氣,最後願以神的話亙勉:

「倚靠耶和華、以耶和華為可靠的、那人有福了。他必像樹栽於水旁、在河邊扎根、炎熱來到、並不懼怕、葉子仍必青翠、在乾旱之年毫無掛慮、而且結果不止。」(耶利米書17:7-8)

 

2003年4月

返 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