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建球牧師

不需要「斷背山」

導演李安得勝

華人名導演李安藉其作品「斷背山」,奪得本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,在國際影壇中為中國人爭光,實在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光榮和快樂之事。李安導演最擅長很細膩地描繪每一位劇中人物的性格,和感情的流露;此劇在過去的日子,有著勢如破竹的姿態,囊括多項國際電影大獎,眾人都認為實至名歸,而他的作品更在國際的影壇上被肯定了。

基督徒如何看今日之電影

我認為基督徒是可以欣賞電影的,一套好的電影,確實有很多可以被欣賞的地方,例如一個好的劇本,一個好的故事題材,每一位劇中人物的演繹,導演表達的方法,甚至劇中的精采對白,音響效果,特技等等。一套電影可能包含了很多寫實的題材,也蘊藏著一些發人深省的道理,好的電影是值得欣賞的。不過,我身為牧者,亦要題醒大家,今天的電影正帶給人類極大的危機,其中最遺害的,要算是電影能夠藉其手法把一些不合聖經真理的,不道德的,不正義不正確不合宜的,甚至有害的事物及意識形態,將它們美化了,叫大眾失去了本有的良心抗衡機制,潛移默化地接受了,以致標準日益下降,電影也頓成了「魔鬼的工具」。難怪上一代我們所敬重的屬靈長者們,他們二話不說,不作任何的分析,便囑咐我們不要去戲院看電影,更有說那就是褻瀆的地方,魔鬼的地方;想起他們的教導,是大有道理在其中,他們的用心良苦可想而知。至於今天電影把一些不對的事物美化的例子,比比皆是,例如一套論做賊的電影,把做賊這回事美化了,理應大前題是做賊,是絕對錯誤的,但當中那些賊人的道義,及情感的流露,卻美化成可歌可泣的英雄,就算死也死得轟烈,而不是應有此報的下場。又例如近代一些關乎靈界的電影,已經不再是驚悸恐怖如「吸血僵屍」那一類,反而是把人鬼交往演繹成得意的,可愛的及歡樂的經歷,甚至將一些人鬼之間的戀情浪漫化得叫人如癡如醉,卻不知道在聖經中交鬼及通靈的行為在神面前是極嚴重的罪。再一個例子就是電影往往把男女兩性的關係,當作為極之隨便的行為,任何男女主角(當然在戲中並不是夫妻關係),在劇中發展到某一地步,似乎發生肉體關係是必然動作,之後也不需要任何承諾或負任何的責任,只求那片刻快樂歡愉的感覺,誰不知在現實生活中,是會帶來一大堆嚴重的後遺症,禍延一生,如經上所記:「濫交是敗壞善行」(林前15:33下)。今日的電影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,在此不能盡說,我盼望弟兄姊妹能培養出一種獨立判斷的能力,以抗衡世俗之邪惡。

「斷背山」之錯謬

根據此電影的內容,我個人可以指出,劇中兩名男主角的行徑,有三樣錯謬不合聖經真理的地方。

第一,人不應勉強去承諾婚姻。劇中兩名男主角各自結婚並生 養孩子,但原來卻發覺他們的太太並非是他們真正所愛的對象,而他們的內心是另有所屬的,這樣對他們的太太來說,是非常的不公平,也容易造成家庭悲劇。因此,人不應勉強自己去作出婚姻的承諾,在還未遇上那認為可以全心全意去愛,並託付終身之人選時,還是暫時保持獨身為佳,因為勉強是沒有幸福的,只會累己累人。

第二,人既已成婚,理應有責任對配偶忠貞,以往若有任何糾纏不清的關係,都應該一刀兩斷,或許應該保持著純潔的友情關係。愛情的關係只得一位,就是配偶,劇中兩位男主角,背著自己的配偶,去發展另一段所謂「愛情」,肯定是大錯特錯了。

第三,同性戀及其行為,在聖經中是極嚴重的罪,據保羅的信息如下:「因此 神任憑他們放縱可羞恥的情慾,他們的女人、把順性的用處變為逆性的用處,男人也是如此、棄了女人順性的用處、慾火攻心、彼此貪戀、男和男行可羞恥的事、就在自己身上受這妄為當得的報應。」(羅1:26-27)

因此,雖然故事發生於60年代的美國社會,為當時的人所不接受的;就算到今天幾十年之後,無論社會在各方面如何進步,這種行為都是聖經所不容許的。

基督徒不需要「斷背山」

李安導演有一句名句,就是: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」。我不最清楚這句話的真正含意,但若果他的意思是:「每個人在他的婚姻以外都有一段不為人所知的愛情」的話,我在此就可以回應:「基督徒心中沒有斷背山,基督徒心中也不需要斷背山。」因為,神為我們所設立的神性婚姻制度已經十分完美,那就是「一男一女,一夫一妻,一生一世」,這已經是人一生中最轟烈崇高的愛情,能夠與年幼所結合的配偶一生禍福與共,同偕白首,永結同心,並且享受在那極其專一及獨享的愛情關係之中,正如箴言中的教訓:「你的泉源豈可漲溢在外,你的河水豈可流在街上,惟獨歸你一人、不可與外人同用。要使你的泉源蒙福,要喜悅你幼年所娶的妻。他如可愛的麀鹿,可喜的母鹿,願他的胸懷、使你時時知足,他的愛情、使你常常戀慕。」(箴5:16-19)

這樣的愛情已經能夠叫人得著最大的滿足,不需要別的了;至於時下那些畸型的戀情及關係,諸如一夜情,婚外情,地下情,偷情等,都是魔鬼的技倆,挑動了人內在的私慾罪性,一發難以收拾,為要破壞神為人類所設立的幸福婚姻及家庭制度。不遵守神法則的人,最終帶來生命更大的虧損,及個人與家庭難以彌補的傷害,因此,我還是再三的強調:

「我們不需要斷背山」

 

(回應電郵:kkleungjoseph@hotmail.com)

2006年3月

返 回